10月22日下午,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特大型鑄鋼件生產現場,采用6包合澆的方式一次性組織850噸精煉鋼水,成功澆鑄了世界最大、最先進的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上橫梁。這標志著,目前全球一次性組織鋼水最多、澆鑄噸位最重的特大型鑄鋼件在洛陽誕生。
這個毛坯總重達570噸的鑄鋼件,是中信重工正在制造中的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的核心部件。這臺設備配有先進的操作機和高度自動化的鍛造裝備平臺,其投產后將使我國最大鍛件能力從現在的190噸提高到400噸、最大鋼錠生產能力從360噸提高到600噸,一舉打破極少數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。
在不斷升級裝備能力的同時,中信重工堅持自主創(chuàng)新,采用全程凝固模擬、驗證鑄造工藝等創(chuàng)新技術,攻克了一系列特大型高附加值鑄鋼件冶煉澆鑄難題,使大型鑄件的冶煉、鑄造和熱處理工藝不斷完善,最終實現了特大型鑄鋼件生產能力的重大跨越。
蒞臨澆鑄現場的原機械工業(yè)部副部長陸燕蓀指出,以大型發(fā)電設備為例,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、超臨界、超超臨界特大型發(fā)電機組的需求量與日俱增,該特大鑄鋼件的澆鑄成功,對提高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(yè)總體水平具有重大戰(zhàn)略意義。
據了解,目前國際上大型鑄鍛件的需求量居高不下,而日本、韓國、德國、法國等少數幾個能夠生產的企業(yè)能力嚴重不足,不僅交貨周期長,而且價格昂貴。
對此,在場的我國鍛造專家、中國鍛造協會秘書長張金點評說:“最關鍵的是你想買的買不到。我們必須掌握大型鑄鍛件核心制造技術和工藝,才能夠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平臺上參與國際競爭!”